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众多网友表示,公摊面积怎么算,是不是可以设闸收费!停车怎么办,城市噪音,环境污染,居民隐私及生活安全等怎么保障,物业配置,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谁来担……矛盾点一波波来袭,小编看着也是头晕。
不过对通过相关报道解读发现,此前激烈反应其实有相当大的误解。小街区围墙现在并未考虑拆除,中央文件提到的“封闭住宅小区”并非指所有的城市社区,而是指绵延数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超级单位大院”和“超大小区”或者“超大楼盘”,旨在打通主干道,疏通城市交通管。而公摊部分按照相关法律以及约定仍归属业主,并不会造成金钱上的损失。而对于小区安全问题还有待政策规定,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开放了小区但仍可以强化楼栋安全设施以及进出管理制度。
诸如此类,网友吐槽担忧问题都有解决方案,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小区开放大有可为。
解决了烦扰问题,小区开放的好处就可以好好想想了。基于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将拉动市政建设、公路交通、社区治理、生活服务、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在内很可能上万亿的庞大市场。
小区内道路、隔离带修建规划,城市交通信号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队伍壮大以及楼栋管理制度完善,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地图导航,家庭安全保障设备……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运用,小区开放涉及每一项似乎都存在着巨大增值空间!
如果建设中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小编有理由相信,小区开放将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式新出路。聪敏的企业家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商机就在手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