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版权,谁来维护?

发布时间:2016-08-31 11:43:11
我要分享: 0
摘要:当我们喜爱一个电影、一个明星时,可有关注其背后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之战。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盗版侵权问题难以遏制,版权问题要如何解决?

  当我们喜爱一个电影、一个明星时,可有关注其背后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之战。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盗版侵权问题难以遏制,版权问题要如何解决?

  显然,互联网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互联网文化产业多领域布局进程也在加快。尤其最近盛行的泛娱乐模式运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电影、音乐、游戏、动漫、图书等多领域彼此跨越、联合,形成一个高效盈利的生态圈,整个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一派繁荣。

  2016年,随着更多资金涌向文化产业,我们将拥有更便利的互联网文化平台,支持人们展开更便利的互联网生活。而智能手机APP市场在技术上的改进,也会提升用户的体验,估计不需要多久,通过网络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看小说,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

  版权纷争,硝烟不止

  互联网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时候,版权纷争变得更加激烈。优酷土豆还不是一家人的时候,土豆网起诉优酷恶意盗播土豆网独家版权内容《康熙来了》,优酷随即反击,称土豆侵权播出优酷百余部热播影视剧及原创内容。乐视起诉风行侵权其享有的《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独占性信息网络传播权,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联合多家版权方成立反盗版联盟,向法院起诉百度、快播等公司的视频盗版行为……在各大互联网企业合并浪潮之前,中国视频网站版权之战,硝烟弥漫。

  上期我们还探讨过游戏IP版权的问题,盗版盛行,除了从自身出发提升技术、内容品质与用户体验外,似乎无路可行。如今互联网文化版权也是同样境遇。我们期望看到最新的电影,关注它是否流畅,是否清晰,有多少人关心这个资源是谁发的?如果某天去下载音乐却发现版权方要收费,你又是什么反应?会不会想哭?还是找找盗版网站赶紧下载?最终还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在内容上,以绝对的吸引力留住市场。

  内容为王,争得用户

  整个互联网文化市场因为版权流失了多少利润,看看手机里存了几首歌曲,大约就有数了。今天,几乎每个人都与互联网文化有所交集,互联网文化企业想要赢得这些用户青睐,版权之争很有必要,但也还有更多的路径可走。

  在本期《自制剧还要拍?》中,也说到现在网络文化产业中的一大趋势。在版权昂贵,即使赢了纷争似乎也不能被安慰的时候,从自身网站内容出发就能找到出路,无疑很是诱惑。从2014年至今,网络自制剧剧集不断攀升,通过大数据分析得来的准确定位,让制作方拥有清晰的剧情发展路线,采取制作、运营、播放同时进行又随时调整的策略,使剧集、明星、活动、音乐、动漫、游戏、小说、玩偶等相关周边都能深得观众的心,点击上千万,收效可观。随着明星大腕的加盟,还会继续被炒热,收获一大波粉丝也就不难理解。

  自制剧只是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影视剧,而影视剧产业仍然火爆繁荣。当互联网+深化,泛娱乐生态布局更广之时,生态圈里的各个构成,比如明星、游戏、动漫、小说等,都会带来更复杂的知识产权之争。作为企业除了加强战略合作,增加IP代理权,还可以整合自己的版权等资源,跨行业渗透,冲破产业壁垒,打造更加互补流通的生态圈,提升企业竞争力。即便不如BAT那样的资源规模,也可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补充IP版权知识,为市场渗透做好保障。



标签:

顾问推荐 更多

  • 彭芳白金顾问
  • 胡杜平铜板顾问
  • 王超黄金顾问
  • 元韶通白金顾问
  • 叶婷铜板顾问
  • 夏敬武铜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