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纵观,最佳效益可见

发布时间:2016-05-12 15:12:11
我要分享: 0
摘要:根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91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2562万,占整体网民的56.9%,其中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79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3105万,占手机网民的45.1%。

  根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91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2562万,占整体网民的56.9%,其中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79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3105万,占手机网民的45.1%。

  随着用户规模增加,大小游戏产品应运而生,市场细分化,用户需求也开始提升,游戏市场还有更多开发空间。

  1产品层出不穷,联动效益升级

  移动互联网覆盖深刻影响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信息流通的背后是用户规模,也是用户需求。随着手机流量的使用,人们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增加,游戏用户已从传统端游扩展至手游。过去一年,影视、动漫,小说、以及综艺娱乐节目等也被改编成手机游戏,联动效益惊人。

  2市场细分化

  自2013年以来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用户付费能力增强,细分类游戏得到更多认可,软件硬件技术提升带来用户体验增强,游戏市场已逐渐走向成熟。移动应用服务解析提供商Flurry报告调查了自己平台上110万个移动设备的游戏,发现女性应用内购买次数比男性多 31%。玩手游的时间也比男性多35%,而且平均一周内的游戏忠诚度也比男性高42%,各大游戏厂商开始挖掘女性的潜在商机。 2013年猎豹移动公司代理的全球首款清新换装养成手机游戏《暖暖环游世界》,之后腾讯推出姐妹篇《奇迹暖暖》,2015年4月上海掌梦网络研发由粉丝众筹的《范冰冰魔范学院》……随着移动游戏市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细分市场成为未来市场的增长点,女性玩家将成为移动游戏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游戏企业想要抓住这一块金沙地还得趁早。 与此同时,在中国多个大都市地区,对网吧的投资正在增长。Niko预计,这样的投资仍将持续,而《英雄联盟》和《Dota 2》等MOBA(多人在线战斗)游戏将刺激对网吧的需求。此外,电子竞技的发展也将巩固网吧的地位。

  3注重周边产业生态

  2015年国内上线且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的客户端游戏数量不多,用户大多集中于运营三四年以上的竞技类游戏,使得客户端游戏的竞技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以其为核心的周边生态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竞技类客户端游戏赛事的收入和奖金再创新高,围绕其诞生的明星选手、游戏主播、赛事活动等新生业态逐渐成熟。其中,游戏直播业务十分受到投资方青睐,多家成立不久的游戏直播平台在2015年内完成了融资,但这类业务的盈利模式还尚未完全成熟,未来仍需较长时间进行探索

  4注重原创品质,泛娱乐流行

  2016年已经到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质化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下一步中小型游戏公司是否将出现整合趋势,尤其手游开发商之间的合作,用心运营、利用数据分析、云计算以及游戏产业生态建设,是否能开创出更优秀的游戏产品,更好的用户体验,为游戏产业注入加强剂,还有待时间检验。 另外,随着泛娱乐流行,围绕IP为核心的横跨游戏、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互动娱乐内容逐渐增多,“明星IP”成为泛娱乐产业中连接和聚合粉丝情感的核心,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布局成中国文化产业趋势。并且多款手游是借助强势影视IP而一跃登顶,这意味着手游的泛娱乐大潮已经正式来临。即从游戏衍生出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从电视剧衍生出图书和游戏,以及图书被制作为电影、电视剧和游戏。

  但是,事有好坏,市场表面上呈现的繁荣也意味着残酷的竞争,用户规模及其细分需求意味着游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脑力、技术、资金等适应市场需求。面对手游黑幕、IP竞争硝烟,游戏企业之间、发行商和渠道商、游戏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重重矛盾,2016年,IP是否还能延续势头大放异彩?端游厂商到底能从手游市场上分到几杯羹?发行商与CP的归宿如何?想要在看似一派繁荣景象的游戏市场中立足,游戏企业自身拥有怎样实力?目标如何?距离结果还有多远?企业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标签:

顾问推荐 更多

  • 齐丽娜铜板顾问
  • 夏敬武铜板顾问
  • 彭小敏铜板顾问
  • 胡杜平铜板顾问
  • 郭敏铜板顾问
  • 吴飞白金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