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 梅隆大学和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开发和研制的,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 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1.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组织级过程定义。建立和维护有用的组织过程资产。
2.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组织级过程焦点。在理解现有过程强项和弱项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组织过程改善。
3. 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组织培训管理。增加组织各级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任务。
1.PP:(PROJECT PLAN)项目计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资源可用。为每个人员分配任务。协调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
2.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项目监督与控制。通过项目的跟踪与监控活动,及时反映项目的进度、费用、风险、规模、 关键计算机资源及工作量等情况,通过对跟踪结果的分析,依据跟踪与监控策略采取有效的行动,使项目组能在既定的时间、费用、质 量要求等情况下完成项目。
3.SAM:(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应商协议管理。旨在对以正式协定的形式从项目之外的供方采办的产品和服务实施管理。
4.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集成项目管理。根据从组织标准过程剪裁而来的集成的、定义的过程对项目和利益相关者的 介入进行管理。
5.RSKM:(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应对风险的活动和必要时在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实施这些活动, 缓解不利的影响,实现目标。
1.RD:(REQUIREMENT DEVELOPMENT)需求开发。需求开发的目的在于定义系统的边界和功能、非功能需求,以便涉众(客户、最终用户) 和项目组对所开发的内容达成一致。
2.REQM(REQUIREMENT MANAGEMENT)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客户和软件项目之间就需要满足的需求建立和 维护一致的约定。
3.TS:(TECHNICAL SOLUTION)技术解决方案。在开发。设计和实现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等都围绕产品、产品组件 和与过程有关的产品。
4.PI:(PRODUCT INTEGRATION)产品集成。从产品部件组装产品,确保集成产品功能正确并交付产品。5.VAL:(VALIDATION)确认。确认证明产品或产品部件在实际应用下满足应用要求。
5.VER:(VERIFICATION)验证。验证确保选定的工作产品满足需求规格。
1.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 。
2.PPQA:(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为项目组和管理层提供项目过程和相关工作产品的客观信息。
3.M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测量与分析。开发和维持度量的能力,以便支持对管理信息的需要。作为改进、了解、控制决策。
4.DAR:(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决策分析与解决。应用正式的评估过程依据指标评估候选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
1.能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与进度,能对“杂乱无章、无序管理”的项目开发过程进行规范;
2.有利于成本控制。因为质量有所保证,浪费在修改、解决客户的抱怨方面的成本会降低很多;
3.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者的职业素养。提升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的做事方法逐渐标准化、规范化;
4.能够解决人员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公司通过过程改进,建立了财富库以共享经验, 而不是单纯依靠某些人员5.有利于提升公司和员工绩效管理水平,以持续改进效益。通过度量和分析开发过程和产品,建立公司的效率指标。